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

来源: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官网阅读模式
摘要2023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章程发布。

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报名

大赛主题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坚定文化自信 增进国际理解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大赛宗旨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旨在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文件精神,为全国高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跨文化交流能力、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的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充分发挥平台的育人功能,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创新,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本领、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组织机构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文章源自英文巴士-https://www.en84.com/14445.html

指导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协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学术支持: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国际合作单位: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麦克米伦教育;圣智集团·美国国家地理学习

 

(一)组织委员会

 

主任:李岩松(上海外国语大学)

执行主任:查明建(上海外国语大学)

副主任:

孙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张红玲(上海外国语大学)

 

(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孙有中(北京外国语大学)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Steve Kulich(上海外国语大学)

安然(华南理工大学)

蔡荣寿(广东工业大学)

曹湘洪(新疆师范大学)

陈新仁(南京大学)

程爱民(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戴晓东(上海师范大学)

樊葳葳(华中科技大学)

郭继荣(西安交通大学)

金立贤(澳门城市大学)

靳琰(西北师范大学)

李清平(中南大学)

李淑静(北京大学)

李旭(天津大学)

彭仁忠(华中科技大学)

彭增安(复旦大学)

单伟龙(安阳学院)

宋莉(哈尔滨工业大学)

唐滢(云南农业大学)

王俊菊(山东大学)

王欣(四川大学)

王一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吴赟(同济大学)

颜静兰(华东理工大学)

杨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俞洪亮(扬州大学)

曾艳钰(湖南师范大学)

詹全旺(安徽大学)

张红玲(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莉(内蒙古财经大学)

张喜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张艳莉(上海外国语大学)

钟晓文(福州大学)

朱海燕(宁夏大学)

 

(三)组委会秘书处

 

秘书长:叶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副秘书长:林放、徐君、王冬梅

联系人:金竑彦,021-65161900,jinhongyan@sflep.com.cn

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8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大赛赛制

 

(一)组别设置

 

(1)全国赛设置2个组别:中国学生组、国际学生组。

 

(2)校赛和省赛的组别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校赛和省赛的组委会决定。

 

(二)参赛资格

 

(1)参赛学生须是全日制高等学校在读学生,年级、专业不限。

 

(2)省赛和全国赛均以团队形式比赛,每个团队由3名学生组成。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组队参赛。每个团队最多含1名英语专业学生;不允许跨校组队。每个团队最多可指定3名指导教师。

 

(三)参赛报名

 

大赛报名方式见各省报名通知。

 

(四)大赛分级

 

大赛分校赛(初赛)、省赛(复赛、决赛)、全国赛(决赛、总决赛)三级。

 

(五)赛程安排

 

校赛(初赛):2023年5~9月

省赛(复赛、决赛):2023年10月底前

全国赛(决赛、总决赛):2023年11月

 

(六)参赛语种

 

中国学生组参赛语种为英语,参赛案例用英语撰写,允许使用少量说明性的汉语。国际学生组参赛语种为汉语,参赛案例用汉语撰写,允许使用少量说明性的英语。

 

比赛方式

 

(一)校赛

 

各参赛学校自行组织校赛选拔。

 

校赛组织方式、比赛时间、比赛环节、评委组成、评分标准、奖项设置等,由校赛组委会参照省赛和全国赛章程制定,须确保规范、公平、公正。

 

校赛由各高校教务处和外语院系(或大学外语部)组织实施。

 

每所参赛院校最多选拔1组中国学生队、1组国际学生队参加省赛。

 

(二)省赛

 

举办省级赛事的各分赛区接受全国大赛组委会和秘书处的赛事指导。省级赛事如果在程序或结果等方面出现争议且不能在省级赛事组委会或评委组解决的,提交全国大赛组委会仲裁。

 

省赛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按照省赛章程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组织实施。

 

省赛章程必须依照全国赛章程制订。

 

各参赛团队指导教师负有对参赛案例及其展示分析等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把关的责任。

 

比赛时间:2023年10月底前完成省赛,并将晋级全国赛的参赛团队名单和指导教师信息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

 

晋级名额:

 

1.中国学生组:省赛参赛院校数量为15所(含)以下的,第1名获奖团队晋级全国决赛;40所(含)以下的,前2名获奖团队晋级全国决赛;40所以上的,前3名获奖团队晋级全国决赛。

 

2.国际学生组:每省有5所及以上参赛院校的,选拔1队晋级全国决赛。

 

比赛形式:

 

省赛分复赛和决赛。复赛包括跨文化交际案例开发与展析、名言名句解读2个环节。决赛包括知识问答、情境述评、讲述中国故事3个环节。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各个比赛环节。

 

评委组成:评委人数不少于7人,评委须具有高级职称。省赛评委会设评委会主席1名,提问评委1名。省赛决赛至少保证1名评委专家来自外省市。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本章程,确保比赛的规范、公平、公正。比赛前应召开评委会议,对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说明,确保大赛全国组委会制订的章程精神和规定得到贯彻,评分标准得到准确实施。为确保评分的科学性,省级赛事的复赛、决赛中,评委对前三个参赛队的表现不当场打分,而是在前三个队完成比赛之后进行评委合议,之后评委再行打分。

 

奖项设置:省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获得与团队相对应的指导教师奖。所有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将获得由大赛省赛相应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

 

(三)全国赛

 

全国赛由全国大赛组委会组织实施。各学校参赛团队指导教师负有对全国赛参赛案例及其展示分析等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把关的责任。

 

比赛时间和地点:全国决赛、总决赛将于2023年11月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

 

比赛形式:全国赛分决赛和总决赛。决赛包括跨文化交际案例开发与展析、名言名句解读2个环节。决赛队伍的35%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包括知识问答、情境述评、讲述中国故事3个环节。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各个比赛环节。

 

全国赛决赛根据参赛队伍数量,有可能采取分组平行比赛形式。

 

评委组成:评委人数不少于9人,评委须具有高级职称。全国赛评委会设评委会主席1名,提问评委1名。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本章程,确保比赛的规范、公平、公正。比赛前应召开评委会议,对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说明,确保大赛全国组委会制订的章程精神和规定得到贯彻,确保评分标准得到准确实施。为确保评分的科学性,全国赛的决赛和总决赛中,评委对前三个参赛队的表现不当场打分,而是在前三个队完成比赛之后进行评委合议,之后评委再行打分。

 

奖项设置:总决赛设特等奖3名(冠军、亚军、季军各1名),晋级总决赛但未获得特等奖的团队获得一等奖,晋级决赛但未晋级总决赛的团队获得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获得与团队奖项相对应的指导教师奖。

 

比赛环节

 

省复赛/全国决赛:

 

(一)案例开发与展析

 

1.案例开发:参赛团队从多元文化生活、公共外交、商务沟通三个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经历、观察或阅读,自主开发与主题相关、具有原创性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不得直接照搬、模仿影视作品。

 

2.案例展示:参赛团队成员现场展示案例。展现形式不限,要求自然、合理,能生动、清晰展示案例内容。

 

3.案例分析:参赛团队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概念和理论,对案例中的跨文化现象和交际策略等进行分析。

 

4.回答评委提问:评委针对参赛团队的案例展示分析内容提问,由1名团队成员回答。

 

5.时间要求:案例展析总时间为10分钟,最低不少于8分钟。回答评委提问的时间为2分钟。

 

(二)名言名句解读

 

组委会提供一则跨文化相关的名言名句,由一名团队成员进行解读,时间为3分钟,含思考准备时间。

 

省决赛/全国总决赛:

 

(三)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环节涉及中国文化知识、世界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

 

每个参赛团队回答6道题,由一名团队成员答题,每题0.5分,满分3分,当场记分,时间为2分钟。

 

(四)情境述评

 

1.组委会将提供跨文化相关视频材料。参赛团队上场比赛前抽取视频,准备30分钟。

 

2.团队成员集体上场,对视频内容进行跨文化解读和分析。时间不少于6分钟,不超过8分钟。

 

3.评委针对参赛团队述评内容提问,由1名团队成员回答,时间为2分钟。

 

(五)讲述中国故事

 

参赛团队根据组委会提供的与中国相关的情景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由1名团队成员回答,时间为3分钟,含思考准备时间。

 

在以上省赛、全国赛的比赛流程中,针对评委提问、名言名句解读、知识问答、讲述中国故事等单人展示环节,各赛队成员需合理分工,由不同学生分别承担,不得由同一名学生承担所有单人任务。

 

评审规则

 

大赛考查学生在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语境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跨文化相关知识、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情感态度和跨文化行为技能等四个方面。

 

(一)评分依据

 

1.三个维度

 

(1)内容维度:跨文化交际案例的深度和广度、真实性和原创性,跨文化交际概念和理论运用的深入性与合理性;

 

(2)效用维度:跨文化分析是否贴切恰当,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有效;

 

(3)呈现维度:展示案例和回答问题体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包括现场展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应变能力。

 

2.五个视角

 

(1)是否具有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即是否能够发现文化差异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问题;

 

(2)是否具有跨文化情感态度,即对异文化是否持开放、尊重、理解、欣赏的态度;

 

(3)是否掌握并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理论;

 

(4)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即是否表现出善于观察、倾听、表达、反思等能力;

 

(5)是否具有创新思维。

 

(二)评分标准

 

1.省赛复赛/全国决赛环节(见附件)

 

2.省赛决赛/全国总决赛环节(见附件)

 

(三)计分方式

 

1.省赛分值:复赛满分为100分,决赛满分为100分。总成绩计算公式为:复赛成绩40%+决赛成绩60% 。

 

2.全国赛分值:决赛满分为100分,总决赛满分为100分。总成绩计算公式为:决赛成绩40%+总决赛成绩60%。

 

总决赛奖项

 

(一)中国学生组

 

特等奖:

冠军,总决赛第1名团队;

亚军,总决赛第2名团队;

季军,总决赛第3名团队;

 

一等奖:进入全国总决赛但未获得特等奖的团队;

二等奖:进入全国决赛但未进入总决赛的团队。

 

单项奖

 

团队奖:

最佳案例奖(针对案例展析环节)

最佳合作奖(针对情景述评环节)

 

个人奖:

最佳思辨奖(针对名言名句环节)

最佳叙事奖(针对讲述中国故事环节)

最佳人气奖(网络投票产生)

 

(二)国际学生组

 

特等奖:

冠军,总决赛第1名团队;

亚军,总决赛第2名团队;

季军,总决赛第3名团队;

 

一等奖:进入全国总决赛但未获得特等奖的团队;

二等奖:进入全国决赛但未进入总决赛的团队。

 

单项奖

 

团队奖:

最佳案例奖(针对案例展析环节)

最佳合作奖(针对情景述评环节)

 

个人奖:

最佳思辨奖(针对名言名句环节)

最佳叙事奖(针对讲述中国故事环节)

最佳人气奖(网络投票产生)

 

奖项设置可能根据最终参赛队伍数量调整。

 

(三)指导教师

 

特等奖冠军指导教师:特等奖冠军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

特等奖亚军指导教师:特等奖亚军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

特等奖季军指导教师:特等奖季军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一等奖:一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二等奖:二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

 

(四)奖励方式

 

所有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获得由全国大赛组委会和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

 

中国学生组:

 

特等奖冠军、亚军、季军队伍(每队3名学生及1名领队)可自愿报名参加大赛组委会组织的出境跨文化交流活动。

 

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学生可参加WE Summer Camp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夏令营活动。

 

所有进入全国决赛的参赛学生可以免费参加一次下一年度“跨文化能力考试”(全国跨文化能力竞赛),考试级别任选。

 

国际学生组:

 

特等奖冠军团队将获得奖金人民币10000元,亚军团队将获得奖金人民币8000元,季军团队将获得奖金人民币6000元。

 

一等奖获奖团队将获得奖金人民币3000元。

 

中国学生组和国际学生组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指导教师将获赠1期WE Develop跨文化研修课程。

 

更多信息,请关注大赛官网:https://ict.sflep.com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组委会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将对各级大赛全程拍照、录像。学生和指导教师报名参加大赛,即视为允许大赛组委会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拍照、视频录像,并授权大赛组委会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独家使用其所有参赛资料(包含但不限于本人肖像、PPT、案例文本、照片、视频录像等)。

 

有关大赛各项事宜的最终解释权归“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组委会所有。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组委会

2023年5月

资源下载此资源仅限注册用户下载,请先
虚拟货币,支付后概不退回。
weinxin
我的微信
英文巴士公众号
扫一扫,资讯早。
 最后更新:20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