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年 8月27-29日 地点:中国杭州 浙江大学 组织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部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中国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主任,黄华新教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跨文化语用学》主编,Istvan Kecskes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范捷平教授 组织委员会主要负责人 浙江大学中国文化国际推广中心/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黄建滨教授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人文学院 彭利贞副教授 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刘辉副院长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王小潞副教授
由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世界各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汉语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因此承担了重要任务。他们的任务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从一个主要是以经验和练习为基础的学科转化为有理论研究支撑的学科。本次大会的目的是,通过主题发言,和世界各地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发展与运用的专家学者一起共同探讨本领域的课题,相互交流和开创新的研究。
1)英语。本次大会旨在探讨世界各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并向全世界介绍这些研究。英文论文将有可能入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论文集,由Mouton de Gruyter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的论文集也将选用英语写成的论文。 2)中文。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教授对外汉语或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专家也可用中文(或英文)宣读自己的研究成果。中文论文将选入浙江大学出版的论文集。
1. 中文和英文的论文作者将安排在不同的小组宣读论文。 2. 大会主题发言人的报告语言为英语。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中的语用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能力评估 4)语言学理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料中的应用 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研究 6) 科技与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研究 7)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中的电脑中介传播 8) 汉语语法习得 9)汉语词汇研究 1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中的语篇研究 1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设计 1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概念 13)汉字习得与认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1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对母语的影响 1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作用 1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论文摘要请通过电子邮件发给组委会。发来电子邮件时请提供以下2个附件:
-作者的姓和名,工作单位,国籍 -作者的E-mail地址 -来稿的题目
-500词的英文摘要。 -用Word文档,11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一倍行距,两端对齐,左右边距为1英寸 -摘要应简要总结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意义。
联系人:黄建滨、徐莹、田敏捷 来稿截止日期:2010年2月28日 电子邮件名为:CASLAR摘要+您的姓名
|
|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
GMT+8, 2016-10-5 12:10 , Processed in 0.06028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