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英文巴士

 找回密码
 注册登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英文巴士 首页 文学翻译 中国作品 查看内容

林巍·《世界是一个系统》英译

2013-6-17 22:51| 发布者: patrick| 查看: 279| 评论: 0|来自: 英语学习

摘要: 林巍 译

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千百年来有着各种认识;然而,归根到底,它是一种系统。这系统包括了天体、地理、社会、人体、思维等等。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使人类对这个大系统有了最基本的理解,但还仅仅是个基础。

 

一切事物都是复杂的系统集合,有宏观亦有微观。各系统之间、各层次内部,又发生着永无休止的相互影响。只有从系统的角度,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把握事物。

 

物质的本质其实是同一的;任何物质的属性,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所不同的是其形式进行了转化,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世界上的千变万化,原来都是实质内容的不同形式。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所以要分门别类,是出于理解的便利,而非事物本身的面目。在古希腊,最初并没有“分科”的学问,而只有唯一的“学问”——哲学,因为那里概括了人类对世界的所有认识。在中国,对学问的分类,也是到了汉代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才出现的。所以,“学问”是认为的,是人做出来的;而人的认识系统与客观世界的系统之间永远有着差距。在这个意义上讲,学问应当永远让位于真相。

 

人无论多么复杂,都是一个有限系统,而认识的对象——世界,却是一个无线系统,这就要求人在信息处理方面要具有以简奴繁、以有限形式去容纳无限内容的能力。在生理结构和功能上,人的感觉器官并不比其他高等生物更敏锐,但却可以在本质上认识无限的物质世界,这主要要得益于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与之配套的语言系统。

 

人的所谓“预知”或“触类旁通”,其实都是系统功能的作用。俄国化学家门德列捷夫,在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后,从该表中的几个空洞,预测了新元素的存在。果然,十五年后,其他科学家发现了与预测相符的三种元素。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研究电子的性质,认为“真空”正如充满电子的海洋,那里其实没有电子的“泡泡”,却预测了正子的存在。在物理学上,许多基本粒子的发现,都是先用对称理论预测,然后通过复杂试验找寻出来的,从而弥补了主观与客观间的差距。

 

系统的核心是结构;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性质与功能。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其碳原子排列顺序的不同,形成了世界上最硬和最软的物质。人的认识体系、知识结构也是如此。同样的信息量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学习“系统”,搭建“结构”,有时比学习“零件”更重要。

 

系统可以是封闭或开放的。一个鸡蛋,若蛋温与外界温度相同,便是一个封闭系统;若母鸡坐在上面孵蛋,母鸡体温输入蛋内,则成为一开放系统。生命现象的根本特征,在于生物体能够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物质能量交换,以维持不断的自我更新与发展。

 

同时,系统又有高低之分。高级系统可以获得由低级系统传出的信息,而低级系统却不能接收高级系统发出的信息。“对牛弹琴”所以不起作用,是因为牛的神经系统中的编码低于音乐的编码,而入的语言符号系统却能接收或反映极其复杂的系统属性。

 

所以,世界不但是平的,而且更是多层次、立体化和开放性的系统。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分类

合作伙伴
关闭

推荐主题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英文巴士网 ( 渝ICP备10012431号-2   

GMT+8, 2013-7-12 18:26 , Processed in 0.08842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9-2013 en84.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