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落,但古德福自有一套人生哲学可以快乐度日。譬如他从未出过国门,但终日忙碌之余,他却努力让自己“不和国际动脉脱节”。报上欧洲国家总统的专访,他可以一字不漏仔细看完;平日一身邋遢在市场叫卖,也不妨碍他和别人讨论美浓水库兴建利弊的兴头。他常自嘲:“像我这么爱讲话,对什么都有议论的老人,在这里是很少很少的了。” 望族出身,对精致文化的眼光及对客家文化的热爱,更使古德福成为研究客家建筑人士眼中的瑰宝。各级学校要来美浓做文化巡礼时,往往会请他导游,他一向来者不拒。字正腔圆、慢条斯理、用词精准而风趣的客家国语,每每让访客留下深刻印象。 虽然家道中落,但古德福很开明,总是努力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一般农民孩子多半毕业后就在家境压力下去赚钱,但他的五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其中老三谷秀如和老四谷秀妃为客家原乡美浓写镇志,带动了台湾写地方志的热潮;四年前小儿子从台大经济系毕业后,也待在家里写旗山镇志,“耕读传家”的文人风骨十分鲜明。 在女儿谷秀妃眼中,父亲是一位“生错了时代”的悲剧人物。“以我爸爸的才华和热情,如果生在今天,可以受好教育、出外发展而不用被绑在家族农事上,他一定会是位杰出的社会运动者!”古秀妃如此形容。 以名利的角度看,古德福一生不算成功,然而繁华落尽见本性,在沧桑中仍保有尊严和纯真,这才是古德福最令人敬佩之处。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节选自台湾《光华》杂志2000年25卷第10期(略有改动) |
|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
GMT+8, 2016-10-5 11:46 , Processed in 0.06160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