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去另外一个城市,拜访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朋友。在我们的朋友圈子中,大家都很喜欢他,觉得他的最大的特点是超然淡定,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洒脱。跟他在一起,再浮躁的人都会被感染一些静气。我在他家住了几天。每天晚饭后就在他的书房里喝茶聊天。聊的内容天南海北、无所不包。 有时候两个人好长时间都不说话,我就看着他慢慢地往壶里倒水、往杯里沏茶。我问他,你从骨子里的透出来的那份洒脱是怎么修炼出来的?他说,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他从书柜最底层的一个文件盒里拿出一张纸递给了我。这是一张A4的打印纸,因为时间久远,颜色明显地发黄,纸上写满了字。他告诉我,这是他24岁生日那天写下的东西。我知道,那时他在一所大学读研究生。我认真地看起来:
一、宿舍里有两个人没有买开水瓶,用完了我水瓶中的水又不去打水。我决定把我的水瓶和他们共用两年,还给他们打两年的开水。如果水用完了没水喝,我就喝自来水;没有热水洗,我就用冷水洗。我不愿意变成他们的行为的监督员,更不愿意因为他们不拘小节而生气。 二、买小东西、买菜,绝不讨价还价。平均一天损失三毛,一年约损失100,这个损失我认了。 三、买衣服,不还价损失太大,不行。叫上女朋友一起去买,还价对她来说是乐趣,对我不是。 四、坐公共汽车,决不抢座位,只要有一个人站着,空座位离我再近也不坐。 五、别人找自己借东西,能借尽量。 没看完,我就直截了当地说,这些事情太过琐碎,而且有些做法的深层动机也有问题,比如有可能是内心害怕跟别人发生冲突。我相信,和谐的人格与深刻的内省有关,而与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无关。 他听后笑了,说,我不想说服你,但是你想想,生活就是由很多琐碎组成的。上面那些琐碎,也可以举一反三,变成很多的琐碎。把这些琐碎先算清楚,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算计其他不琐碎的事情,对不对?我并不害怕冲突,而是要自己从小的、琐碎的冲突中脱身。我算计的、看重的不是金钱或者冲突,而是内心的自由。 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孔子的一个弟子,有辆豪华马车,大约相当于现在一个人有一辆奔驰600。另一个人家里有点事,想借他的马车,但不敢开口。这个弟子听说以后,就把马车烧掉了,他说,我有一辆马车,别人借都不敢借,那我还留着干什么?他接着告诉我,他曾经有个价值3000元的、专业级别的照相机,在他想通那些琐事之前,他总是偷偷地用它,生怕别人知道以后找他借,借也不是,不借也不好。 想通了那些以后,他就把相机放在寝室没上锁的抽屉里,谁想用谁就用,直到那相机 “寿终正寝”为止。 3000元买到了心灵的自由和安宁,这有什么不划算的。我笑了。那天晚上,他并没有完全说服我。不过,后来我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发现,有座位不坐,感觉也很好。因为站着的时候视野更宽更广,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和风景。
(注:选文较原文有增删改动。) |
|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
GMT+8, 2016-10-5 11:50 , Processed in 0.05912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