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美术学院, 三十多年前有两位教作品欣赏的中年教师。一位教西洋画欣赏课, 姓吕,本人修饰得也很有“西方风度”,整日里西装笔挺,皮鞋锃亮,头发也总是油光闪闪。另一位是教国画欣赏课的,姓唐,本人的风度也颇国粹,穿的是长衫,布鞋,头发不多,而胡子颇长。 学生背后戏称两个人为“西洋吕”、“国粹唐”。 两个人都对自己的专攻很痴情,很虔诚,因之对“异学”就格外地不能容忍,拒绝同化,于是,两个人的“互相攻击”现象也就从不断。 例如西洋吕在讲课强调西洋画的造型真实度,随后就将自己给妻子画的一张油画肖像挂黑板上。他的夫人(一位西方式的大美人),学生都见过;再看这张画,简直和真人一样,当即就爆发出一阵喝彩声。西洋吕很得意,下面的话就开始带刺儿:“连造型真实都达不到的艺术是否可以称为艺术,总是让人怀疑。”下一节课,国粹唐将自己用国画手法画的自己的老父(一位老年美髯公)挂在黑板上,学生又感觉到了另一种特殊神韵,又是一片喝彩声。下面,国粹吕的话也开始带刺儿:“专追求造型真实,不追求真实以上的神韵,不叫艺术。学这一套,不如去学照相!” 但也就是在这种“对攻”而谁也不作妥协的过程中,双方都发现了对方的可贵人格——对本职本业的忠诚,不媚俗。西洋吕已是教授,国粹唐没有职称。西洋吕在做评委的时候,力排众议,力主将国粹唐定为教授。别人不解,提及了他们往日的不和,西洋吕说:“我同意的是定他为国画教授,并没有说他可以做西洋画教授!” 学校分房,此时两个人还都住在学校一座废园中的平房内,作为分房委员会副主任的国粹唐,断然把他也有资格分到的一套楼房分给西洋吕,理由是:“搞西洋画的,生活环境也应该洋一点嘛!我搞国画,面对竹篱茅舍才有创作冲动嘛!” 这种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友谊已经形成,并可以接受重大考验。 |
|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
GMT+8, 2016-10-5 11:55 , Processed in 0.05714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