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天素称多雨,一落就是七八天。住在上海的人们,平日既感不到雨的需要,一旦下雨,天气是那么阴沉,谁也耐不住闷在狭小的家里;可是跑到外面,没有山,没有湖,也没有经雨的嫩绿的叶子,一切都不及晴天好;有时阔人的汽车从你的身旁驰过,还带一身泥污回来。<?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记得六七年前初来上海读书,校里的功课特别忙,往往自修到午夜;那年偏又多雨,淅淅沥沥,打窗飘瓦,常常扰乱我看书的情绪。我虽不像岂明老人那样额其斋曰:“苦雨”,天天坐在里面嘘气,但也的确有些“深恶而痛绝之”的念头。 可是这种事情只在上海才会有。少时留居家乡,当春雨象鹅毛般落着的时候,登楼眺望,远处的山色被一片烟雨笼住,村落恍惚,若有若无,雨中的原野新鲜而又幽静,使人不易忘怀!尤其可爱的是夜间。不知哪一年春天,我和两个同伴,摇着小船到十里外一个镇上看社戏,完场已是午夜,归途遇雨,船在河塘中缓缓前进,灯火暗到辨不出人面,船身擦着河岸新生的茅草,发出沙沙的声音。雨打乌篷,悠扬疾徐,如听音乐,如闻节拍,和着同伴们土著的歌谣,“河桥风雨夜推篷”,真使人神往。 这几年投荒都市,每值淫雨,听着滞涩枯燥的调子,回念故乡景色,真觉得连雨声也变了。人事的变迁,更何待说呢! |
|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
GMT+8, 2016-10-5 12:02 , Processed in 0.05895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