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归自然,各有不同的方式,后人总是尊重前人最后一次选择。一位朋友偶然讲起一件事,有如一篇小小说,听者动容。 在新开发的丛林里,一条蜿蜒的小径上,一个衣着素色的女人踽踽独行,径直走向林子里的一棵树。这里许多树大小参差不一,有的移植不久,不过都长得很快。在一个时期内,都挺直有神。新生的树叶嫩绿有生机。当然,有人专门护理这些纪念树。 不知多少年来,这个女人总是带着一束鲜花默默地置于树根旁,然后仰起头来,对着树身凝视,翕动着她独有的小小嘴唇,既像独语,又像倾诉。她退后一步,打量她这树高了多少,细心地除去树下斑斑驳驳的落叶,向这颗移植多年的树倾身拥抱,亲了一下,轻轻摩挲树皮的皱纹,如同面对一个有生命的躯体。不久,她依依不舍的转身离去,消失在暮色渐浓的秋天最后一抹余晖里。 一阵秋风吹过,树叶沙沙地响动,仿佛隐秘的私语。女人顿时回过身来,惟有她才能听懂私语的全部含意。于是喃喃自语向大树告诉。含着泪,走向她的归途。 年复一年,小径上的女人孤独的背影,显得越来越苍老了。 若干年后,这棵树长得更高大了,树冠缀满葱茏的树叶。它屹立在这片土地上,风吹来,满树充满生命的绿色更繁茂了。它对着苍穹,仰望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行,与大自然亲密无间连成一片。 又过了些时候,靠近大树旁出现了一棵新移植的小树。小树很壮硕,也很安静。随着岁月递增,年长日久,大树和小树埋在泥土下的根茎错节,相互交织。两棵树下各埋着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木盒里的骨灰,逐渐化为树根下的有机肥,融入树身内。两个老者相继以这样的方式回归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命得以延续。树上每一片小绿叶都蕴含着绿色的希望。 这是真的,是一首歌颂树葬的诗篇。不用问他们是谁,是谁,就是谁。 |
|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
GMT+8, 2016-10-5 12:05 , Processed in 0.05890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