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初进女师大的第一年,国文老师对我们说:<?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现在你们是大学生了,作文题目可以由你们自己拟,每学期至少要交七八篇文章,多多益善;但是有个条件,篇篇都要好文章,不可敷衍。” “老师,不会作的怎么办呢?” 有位不知姓名的同学忽然这样问。 “不会作,怎么考进大学的?你们的文章,在中学时代应该早就写通了,到大学校来,老师不过是指导你们做更深一层的研究;文章写得好不好,还得你们自己努力,我是无能为力的。” “老师太客气了。” 是另一位同学低微的声音。 “老师,我们的作文是在课堂上作,还是在课外作呢?” 这是我这个乡下姑娘发出的愚问,有几位同学望着我笑了;可是我并不感到难为情,反而觉得她们的笑是多余的。 “随便,爱在课堂上作的,就在这里作好了,写你们最爱写的题材,我走了。” 望着老师的背影,消逝在长廊的转弯处,于是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也跟着走了;一位坐在我右边的同学悄悄地问我: “你作什么题目?” “《望断天涯儿不归》。”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她。 “是小说吗?” “不!是一篇抒情的小品文。” 我高兴极了!真的,做了大学生的第一个好处是:有了许多自由,譬如作文,就是一个例子。记得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最感到伤脑筋的是:国文老师临到作文课时,才在黑板上出一个题目,有的一次出两三个,可以由你自己选择;有的只出一个,什么《温故知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论》;《国庆感言》……一类的题目,叫人一见便头痛。我喜欢老师在作文的前几天就把题目预告,而且最好多出些抒情、描写、记述一类的题目,少作议论文;因为青年人最热情,他欢喜读抒情、描写一类的文章,也喜欢发挥自己的情感和抱负。我们只有写自己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思想,真实的生活,才能把文章写得好;如果硬要由脑筋里压榨出一些什么空空洞洞的理论来,不但文章写不好,而且对于这些学生,简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虐待!在学生时代,我喜欢写自己最爱写的东西;后来到了我当教师的时候,就深深地记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格言,我绝不伤害他们的脑筋;有时一次出二三十个题目,由他们自由去选择,或者干脆由他们自己作主,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他们写的情书,偶然也给我修改;说真话,那比他们平时的作文写得流利多了。 前面说过,我当了大学生之后,别的没有什么高兴,最使我觉得快乐的是我有了写作的自由。这个时期,我的生活苦极了,又穷又忙;穷的连坐电车的钱也没有,忙到夜以继日地改卷子,预备功课,还不能把工作完成。原来当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兼了两班中学国文;说起来真太冒险了,自己还是个刚跨出中学不久的乡下姑娘,去教那些又高又大的北方青年,怪不得他们要叫我“孩子先生”了。 |
|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
GMT+8, 2016-10-5 12:07 , Processed in 0.06224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