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巴士

 找回密码
 申请上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英文巴士 首页 文学翻译 中国作品 查看内容

季羡林·《文学批评无用论》英译

2010-5-8 22:01| 发布者: patrick| 查看: 2354| 评论: 0

摘要: 张培基 译

读最近一期的《文学评论》,里面有几篇关于红学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有的作者既反省,又批判。有的作者从困境中找出路。有的作者概叹,红学出了危机。如此等等,煞是热闹。文章的论点都非常精彩,很有启发。但是,我却忽然想到了一个怪问题:这样的红学有用处吗?对红学家本身,对在大学里和研究所里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人,当然有用。但是对广大的《红楼梦》的读者呢?我看是没有用处。<?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红楼梦》问世二百年以来 ,通过汉文原文和各种译文读过本书的人,无虑多少个亿。这样多的读者哪一个是先看批评家的文章,然后再让批评家牵着鼻子走,按图索骥地去读原作呢?我看是绝无仅有。一切文学作品,特别是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 ,内容异常地丰富,涉及到的社会层面异常地多,简直像是一个宝山,一座迷宫。而读者群就更为复杂,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心理素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爱好——还可以这样不同下去,就此打住——,他们来读《红楼梦》,会各就自己的特点,欣赏《红楼梦》中的某一个方面,受到鼓舞,受到启发,引起了喜爱;也可能受到打击,引起了憎恶,总之是千差万别。对这些读者来说,红学家就好象是住在太虚幻境”  里的圣人、贤人,与自己无关。他们不管红学家究竟议论些什么,只是读下去,读下去。

因此我说,文学批评家无用。

不但对读者无用,对作者也无用。查一查各国文学史,我敢说,没有哪一个伟大作家是根据文学批评家的理论来进行创作的。

那么,文学批评家的研究不就是毫无意义了吗?也不是的。他们根据自己的文学欣赏的才能,根据不同的时代潮流,对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争论,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提高,这也是一种创作活动,对文学理论的建设会有很大的好处。只是不要幻想,自己的理论会对读者和作者有多大影响。这样一来,就可以各安其业,天下太平了。

上面这些话其实只有幼儿园的水平 ,可是还没有见有什么人这样坦率地说了出来,就让我当一个始作俑者吧!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关闭

通知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QQ|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GMT+8, 2016-10-5 12:08 , Processed in 0.0593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9-2020 Best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Websit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