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英文巴士

 找回密码
 注册上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英文巴士 首页 文学翻译 外国作品 查看内容

Garrett Hardin - Lifeboat Ethics: The Case Against Helping Poor 汉译

2013-5-3 21:37| 发布者: patrick| 查看: 96| 评论: 0|来自: 英语学习

摘要: 鲁余 译

救生船伦理:反扶贫之例证

 

环保主义者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试图以此劝说国家、企业和个人停止浪费和污染我们的自然环境。他们强调既然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那么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无权破坏、浪费或超额使用它的资源。

然而,是否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来支配同等份额的资源呢?“太空船”可能是个危险的比喻,当它被误入歧途的理想主义者们用来为我们自杀性的政策——通过不受约束的移民和外援的方式来分享我们的资源——做辩护的时候。他们充满热情但不切实际的慷慨之举,实则混淆了一艘太空船与一艘救生船的伦理原则。

一艘真正的太空船必须由一位船长负责指挥,倘若船行的航向由某个委员会来决定,那就没有一艘船能够幸免于难。“地球太空船”当然没有船长,联合国只不过是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无力对它争吵不休的会员国发号施令。

如果我们把世界粗略地划分为富国和穷国的话,其中就有三分之二处于严重的贫困状态,只有三分之一比较富裕,包括最富裕的美国在内。每个富国都可以比作一艘救生船,里面挤满了比较富裕的人。每一艘救生船之外的海水里都游动着穷人,希望能爬上船来,或至少能分到一些财物。此时救生船中的乘客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任何一艘救生船的承载量都是有限的。譬如说一个国家的土地只有有限的承受力来支撑一定的人口,而当前的能源危机显示,某些方面我们已经在超负荷使用我们的土地。回到我们这里,假定我们的救生船里50个人;让我们放宽标准,假定它还能多装10个人,即统共能承载60个人;假定救生船里我们这50个人见到外面有100个人漂在水里,都在乞求上船或施舍。我们有几个选择;我们也许很想努力践行成为“同胞兄弟的守护人”的基督教理想,或“按需分配”的马克思主义理想。既然所有泡在水里的人的需要都是相同的,而且既然他们都可以视作“同胞兄弟”,我们可就该把他们所有人都救上来,让总共150个人装进为60人设计的船里。于是船沉人亡,彻头彻尾的公平带来的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既然这艘船还有10名乘客的余量没有使用,我们可以接纳正好10个人进来。但哪10个人呢?我们如何选择?是否要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挑选最前面的10个?那么对其他90个被拒绝的人我们如何交待?如果我们真的让另外10个人上了船,我们就会丧失“安全系数”,这是一个至关紧要的技术指标。举例说,如果我们不再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中保留余量作为一个安全系数,一种新的植物疾病或一次恶劣的天气变化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假设我们决定保持我们微小的安全系数,不允许任何人上船。如此我们就有可能幸存下来,尽管我么将不得不时刻警惕那些谋求登船者的袭击。

虽然最后这个解决方案明确给出了我们得以幸存的唯一途径,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在道德上是无法接受的。有些人会说他们为自己的好运感到内疚,我的回答很简单:“出去,把你的地方让别人。”这样或许解决了受内疚困扰者的良心问题,却并为改变救生船的伦理原则。哪位穷人占据了受内疚困扰者腾出来的地方,却不会也为自己的好运搞到内疚,否则他就不会爬上来了。受良心谴责的人放弃了他们不义而拥有的座位,其最终结果是这种良心被淘汰出了救生船。

这才是最基本的比喻方式,我们惟有在此范围之内找出解决办法。

考虑到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再生性差异,救生船的残酷的伦理原则已变得愈加残酷。救生船上的乘客数量每87年翻一番,而船外泡在水里的人数平均每35年翻一番,比富人增加的速度快了一倍还多。由于世界上的资源正在逐步减少,贫富差距只会加大。

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相关分类

合作伙伴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英文巴士网 ( 渝ICP备10012431号-2   

GMT+8, 2013-5-19 18:00 , Processed in 0.07478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9-2013 en84.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