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巴士

 找回密码
 申请上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英文巴士 首页 文学翻译 中国作品 查看内容

何为·《回忆一个历史镜头》英译

2011-7-7 18:22| 发布者: patrick| 查看: 2033| 评论: 0

摘要: 张培基 译

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纪念日子里,我想起四十年前的一个历史镜头。那是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日军对华投降仪式的一次采访。<?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抗战刚刚结束,一个炎夏日子,柯灵同志介绍我在复刊后的上海文汇报工作。我很幸运,到职后约一个月,便以该报特派记者身份,去南京采访那个历史时刻的现场实景,同行的是摄影记者穆一龙。

车抵南京,费了一番周折,办妥了入场采访的各项手续,终于在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举行前及时赶到,得以目击这一历史性场面。

是日,南京黄埔路“中国陆军司令部”大门外的广场上,来往军人剧增。到处可见大写V字,即英文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也。通向大礼堂的甬道两侧,全部美式配备的岗哨林立,吉普车往来不绝。间或可见三三两两的美国宪兵协助警戒。镜像森严,气氛肃穆,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按照印发的时间表,仪式于上午九时举行,“投降代表务必于八时五十二分到会场”,实际上是八时五十五分到场的,迟了三分钟。代表投降一方的是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陆军大将冈村宁次,协同其高级幕僚共七人,在一名国民党上校军官带领下,乘车到达。聚集在门前的上百名中外记者,纷纷摄取这一情景。

此时在大礼堂内,一片凝固的沉默。礼堂中央的一侧,设一较小的长条案,为日军投降代表席,其后站立十二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与投降席相对,另一侧的条桌宽长得多,这边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及中国记者席。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代表中国接受受降书。介乎两桌之间的边侧置有一个长桌,乃盟国代表和外国记者座席。桌上都铺着白桌布。所有参与其盛的人员均依次坐定,默默等待着那庄严时刻的到来,等待着日军降将进入大厅。

在这一瞬间,我的思潮翻腾。八年抗战的灾难日子,任人宰割的中华民族,国土沦丧的屈辱生活,从此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内战的乌云笼罩着中国疆土之上,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的日子还有所待。不过我深信,这个日子将不是很远了。

这时我注意到,日军代表的投降席条案上摆着一台小时钟,还有一套纸墨笔砚。文具当然是签降书用的,至于小时钟的用意则就不得而知了。

八时五十八分,礼堂内灯光闪亮,摄影机纷纷开动。众目睽睽下,日军投降代表被引导入场,先站在规定的地位,立正,然后向何总司令鞠躬。何矜持地示意他们可入席坐下,便转向中外记者宣布,距签字式只有“最后五分钟”了。于是中外记者一阵忙乱,场子里一阵响动。

九时零四分,何总司令站在盟国国旗下主持受降式,令冈村宁次大将递上证明文件。冈村一身戎装,脸色铁青,毫无表情,坐在其旁的驻华日军总参谋长陆军中将小林士三郎,持证明文件走过来,经何应钦验阅后将文件留下。

紧接着,两份日军降书中文本,交由小林参谋长转给位于投降席居中的冈村宁次。冈村起立,双手接过降书,取用案上的毛笔签字盖章。其中一份命小林参谋长交于冈村。投降签字的过程约五分钟。仪式历时二十分钟,日军投降代表随即被引导退出。

有一个细节不妨一记:我从旁观察何应钦向其僚属低语,原来他要那支有历史意义的毛笔留作纪念。

风云变幻数十年,当年的日军投降书早已存入历史的档案,用于投降书上签署的那支毛笔大概也不知去向。历史是无情的,有它自己的轨迹和方向,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自卫战争终于胜利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以战败而告终。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留下的那一段血腥的罪恶历史,任何人都无法篡改,更不容抹煞。历史只能还它本来的面目。

四年前我在日本旅行的时候,广泛接触到日本各阶层的人民,他们对过去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中国领土,都抱有沉重的赎罪心情。有一回,北海道的一户牧场主看见我们伏地便拜。这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我能够理解日本人民的感情。他们也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从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到一九八五年九月九日,整整四十年过去了。回忆四十年前的那次采访,使我得以重温历史的一页,也促使我进一步对历史的回忆和思考。

12下一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关闭

通知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QQ|部落|Archiver|英文巴士 ( 渝ICP备10012431号-2   

GMT+8, 2016-10-5 11:56 , Processed in 0.06833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9-2020 Best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Website

返回顶部